小廢物上頂樓曬太陽/復健
拆線比想像中還痛,外踝的傷口比較長,要忍受9次縫線從肉裡抽出的拉扯,疼痛之餘不忘要問醫生傷口護理的問題。
最不想出門但又不得不出門的日子,石膏固定一個月,靠右腳跳著移動著,都快忘了怎麼走路,視線向前望,覺得自己應該要走到那了,卻只能一步一步緩慢地前進,烏龜都爬得比我快吧(哈)
「肌肉在活動受到限制後,蛋白質會快速分解,7天後肌質量減少約35%;在無負重狀態兩週後,肌質量的減少將達到45%,......」真的。。。專護在住院期間每天叮嚀早中晚要作幫浦運動消腫,也要訓練股四頭肌,原本想說大腿這麼粗,每天再加練側抬腿、空中腳踏車、壓膝蓋,應該不至於會萎縮,但左腳一個月沒承重,肌肉必然會消失(哭)
(術後第4週) 3月中拆石膏,隔天立刻掛復健科進行復健(一個療程作六次復健,一個月內要作完,下次再掛號、開單),雖然上周醫生有說可以輕輕踩地,但因為不知道該如何施力?施多少力?再加上腳踝依然是緊繃狀態,遲遲不敢踩地。沒想到第一次復健結束,最後可以左右腳5:5站立,只是骨盆位置要再調整,終於可以踩地的感覺有點不踏實,可能是腳皮太厚、感覺變鈍,趕緊泡腳熱敷按摩一波。
↓↓↓↓↓療程↓↓↓↓↓
○紅外線照15分鐘
○電療15分鐘
【 以下動作10秒10下 或 20秒5下 】
○腳踝幫浦運動(用力往上翹、往下壓)
○毛巾輔助拉筋
→訓練股四頭肌跟踝關節角度
○側躺、用屁股的力量把膝蓋撐開呈45度(注意不可用腰的力量,可手插腰自檢)
→訓練屁股
○趴著、用肚子的核心撐著、膝蓋往後呈90度、腳跟往上頂找天花板
○患肢著地、站立、雙腳各承受身體一半的重量、照鏡子檢視自己身體的位置
每天要維持住患肢腳踝的角度與健康的腳相比是差不多的狀態!
留言
張貼留言